您现在的位置:中国高招网 > 高考资讯 > 最新资讯

考生的心病还要心药医

来源:www.neplop.com 2025-03-16

最新资讯

最近,华中师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和《湖北招生考试》杂志社就高中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合作调查了湖北39所城市的初中生。调查结果显示,71.6%的高考考试考生有着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。在此,大家将陆续公布调查结果,期望广大考生、教师及父母都来关注临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。

  高考考试考生“心病”堪忧

  国内教育大省湖北,每年高考考试学生非常多人,高校录取分数居高不下,高考考试学生面临着非常大的考试与角逐重压。为了学会高考考试学生在考试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有关影响原因,大家使用心理自评的办法,于2001年高考考试前1月向湖北应届高考考试学生发放标准化《学生健康问卷》。从第一期收购的445份有效问卷来看,高考考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。第一期收购问卷来自于武汉、襄樊、黄石、宜昌、十堰等39个市县,武汉考生占39.1%,非武汉考生占60.9%,男女各半,考生年龄分布在17-20岁之间。武汉与非武汉的普高生分别占90.2%和94.7%(职业高中生分别为9.8%和5.3%)。高考考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见表1。

  调查结果显示,高考考试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,71.6%的学存活在着轻、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,大多数学存活在较明显的“情绪波动”、“学习重压感”、“焦虑”和“适应性不好的”。进一步剖析发现:女孩在“抑郁”、“焦虑”得分上明显高于男孩,“适应性不好的”得分却低于男孩,这表明女孩的学习生活适应性较好,但情绪容易波动。调查还发现,爸爸妈妈离异的孩子“情绪波动性”得分高,情绪不够稳定,间接反映出家庭原因对考生的心理影响。

  “心药”之1、提升学习动机、加大师生交流

  以往研究表明,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学习效率和高考考试成绩,心理健康的考生能打造好的学习动机,情绪稳定,人际关系和谐,自我意识正确,生活态度积极。从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接待的高考考试考生案例来看,多数高考考试失落者是那些平常不注意提升心理修养、不关注自己心理素质的盲目“应试者”。因此,高考考试考生应当知道我们的心理状况,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
  本次调查发现,学习动机水平、师生关系水平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有关。高考考试学生“学习动机太弱”者占17.3%,“学习动机太强”者占24.3%,“学习兴趣困扰”者占4.4%,“学习计划困扰”者占18.8%;76.4%的学生“学习是为了出人头地”,还有部分学生“学习是为了报答爸爸妈妈”,说明考生在学习计划上存在很多糊涂认识。在“师生关系总体水平”上,有74.8%的学生感到有“中等程度困扰”,12.3%的学生感到有“紧急困扰”,40.2%的学生感到“师生在情感距离上”存在紧急困扰,反映学生既重视与老师的关系,又缺少与老师交流的心理能力。

  高考考试考生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日常度过的,因此,与朝夕相伴的老师打造起好的师生关系,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,对高考考试心理状况至关要紧。学习动机太高或太低,都不利于提升学习成绩,只有打造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,才能使自己学感兴趣、学有动力,在高考考试中也才能应付自如。

  在学习动机方面男女孩差别也非常大。调查表明,女孩“学习动机太强者”明显多于男孩,而“学习兴趣困扰”者又明显少于男孩,表明女孩学习兴趣较浓,但期望值高,在高考考试的重压和挫折面前容易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。男孩在“师生地位关系困扰”得分上明显高于女孩,说明男孩更期待老师的关怀。普高生在“学习动机太强”、“学习计划困扰”、“师生关系困扰”得分上都高于职业高初中生,反映出普高学生在学习上需要高,在学习上总是投入更多精力,不断拟订学习计划和目的,这种高的自我期望值有时和实质不符,因此他们更期望获得老师的认可和支持。

  由此看来,高考考试学生在应付高考考试重压时,应重视激起和培养自己正确的学习动机,主动加大与老师的交流,争取更多的心理支持,为高考考试成功奠定心理基础。

  “心药”之2、创造和谐家庭环境

  人的心理素质和应付重压的能力是与家庭原因分不开的,高考考试考生的心理状况与爸爸妈妈的教育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。本调查通过学生对爸爸妈妈教育方法的回顾性评价发现,女孩在爸爸“偏袒爱惜”、妈妈“拒绝不承认”和“惩罚严厉”等测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男孩,反映出多数家庭中爸爸倾向于偏袒和爱惜女儿,对女儿的种种需要大多不加拒绝,表现出和善与关爱的一面;妈妈则相反,常在女儿面前毫不掩饰地宣泄我们的不满情绪,对女儿的行为会提出更多的干涉和指责,对孩子极少迁就。调查显示,女儿对爸爸的评价优于妈妈。对于这种情形,以往学校与家庭教育多半强调爸爸妈妈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,却忽视了考生在改变亲子交往中的责任与主动性。而事实上,高考考试考生需要掌握“换位考虑”,争获得到爸爸妈妈与家庭的心理支持。

  在调查中大家还发现,爸爸妈妈离异家庭的学生在爸爸“情感温暖、理解”上得分低,说明这种家庭的考生较少得到爸爸的关爱与体贴,他们情绪波动性大,情绪不够稳定,在此提醒广大伙长和教育工作者,对爸爸妈妈离异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理解,使他们尽快走出家庭变迁的阴影。这种家庭的子女也要主动参与家庭的调整和再建设,为家庭和睦承担我们的责任。

  当然,高考考试考生的心理保健远不止上述几条,学校要拓展系列化的心理健康教育,爸爸妈妈应改变教育方法,社会要为高考考试考生创设好的社会环境,但最为要紧的仍是高考考试考生自己的努力,只有加大心理学常识的学习,提升我们的心理素质水平,才能在高考考试的激烈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山西2023年公费农科生定向培养招生工作问答发布
  • 2023年重庆高考考试出成绩是什么时候几号 附多种分数查询方法
  • 安徽:中国科技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

[]2024年广东广州高考考

[]2024年青海海北高考考